慈鸡
佚名〔近现代〕
盛家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饲数雏。晨夕引雏出入,二雌并行,宛若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为人所窃,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相顾,若代为悯恻。然白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视如己出。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家的庄园养了两只母鸡,一只是黄的,另一只是白的,在桑树和麻草的掩盖遮映下,分在两个棚子里栖息,每只母鸡各养有几只小鸡。早晨傍晚带着小鸡出入院子时,两只母鸡一起走,就像和邻居相处融洽的人一样。有一天,黄色的母鸡被人偷走,失去母亲的小鸡,悲伤地叫个不停。白色的母鸡常常过来看望照顾它们,好像在同情怜悯它们。从那以后,白母鸡在吃食时就会呼唤(黄母鸡的)小鸡一起吃,回去休息时(黄母鸡的)小鸡也会跟着白母鸡一起走,(白母鸡)似乎忘记了小鸡表面上是黄的还是白的,把它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鸡虽然是卑微的家禽,但却拥有五种美德,在这之外又具有一种美德。盛家公子的朋友因此称那只白母鸡叫
简析
本文借白母鸡抚育黄鸡遗雏之事,表现出慈德能超越血缘、贯通生灵的价值。黄白二鸡刚开始各守其雏,展现禽鸟护幼本能;黄鸡失窃后,白鸡“视如己出”的悯恻之举,则突破生物利己本性,是以禽鸟互助镜像人类道德理想。文章以微禽寓大道,警示世人真慈非止血脉维系,更在无私践履。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近现代〕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