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鸟·其三
陶渊明〔魏晋〕
翼翼归鸟,训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归鸟翩翩自在飞,悠然林间任盘旋。
谁还寻思登天路,返回旧林心喜欢。
昔日伴侣虽已去,群鸟谐鸣欣欣然。
薄暮斜晖气清爽,闲适惬意戏林间。
注释
驯:渐进之意。《周易·坤》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天路:暗喻通往腾达的仕途之路。旧栖:旧居,喻归隐之所。
昔侣:旧伴。这两句是说,旧居虽然已无过去的伴侣,但众鸟在一起鸣叫着,声音仍很和谐。
悠然:闲适的样子,指心情淡泊。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9-31
2、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40-43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东晋安帝义熙二年(406)陶渊明四十二岁时所作。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此诗当作于彭泽归田的次年,是与《归园田居》组诗同时期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简析
《归鸟·其三》是一首四言诗,此诗 写相林。“相”是相度、观察,这里有寻觅的意思。此诗处处写鸟,实际是自述,表明诗人本来并不思登“天”之路,主意一经打定,反而心境平和,“日夕气清,悠然其怀”,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这是他的真性情没有泯没的缘故。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
励志诗
张华〔魏晋〕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
四气鳞次,寒暑环周。
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凉风振落,熠耀宵流。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
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嗟尔庶士,胡宁自舍。
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大猷玄漠,将抽厥绪。
先民有作,贻我高矩。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
出般于游,居多暇日。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虽劳朴斫,终负素质。
养由矫矢,兽号于林。
蒲芦萦缴,神感飞禽。
末伎之妙,动物应心。
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体之以质,彪之以文。
如彼南亩,力耒既勤。
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
土积成山,歊蒸郁冥。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高以下基,洪由纤起。
川广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
纆牵之长,实累千里。
复礼终明,天下归仁。
若金受砺,若泥在钧。
进德修业,辉光日新。
隰朋仰慕,予亦何人。